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让节水成为文化
时间:2020-11-23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747
我们常说,中华水文化博大精深,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弱项,没有短板。有些话题,前人较少涉及,需要今人在理论建设和实践行为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节水文化就属于时代赋予的新课题。

  节水属于用水范畴,在人水关系中具有最基础、最广泛的社会性,涉及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纵观中华水文化传统,治水、管水、灌溉、漕运、祈水、亲水、咏水等方面内容,在物质载体、规章制度、观念意识等方面都有相应体现,也形成了文化。但说到节水,就不同了:有关典章、制度、法规很少,有关节水的见解和物质载体也不多见。历史上总是不断有干旱年代、干旱地区,水贵如油,迫使人们减少用水,但那些节水行为往往只是一种临时应对措施,还没有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也没有从中产生相应的思想意识和文化规范。一旦干旱解除,节水行为随之消失。常年干旱地区,在节水的物质以及习惯、意识方面都有延续的传统,甚至可以形成小范围的节水文化,不过在中华水文化传统中分量微弱。因此,总体看来,节水文化远不如治水、管水、亲水文化那么发达。

  节水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就社会整体而言,尽可能少地从自然水体取水,少用水、少耗水、少排放污水,使取用的每一滴水发挥最大价值;就具体个人用水行为而言,就是少用水、少耗水、少排放污水。

  中国是缺水大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经成立全国最早的地方节水管理机构,70年代初提出了“节约用水”的要求,80年代强调“加强城市节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在社会和民众之中还没有普遍形成自觉的节水习惯。当前水资源的浪费现象特别令人忧虑。在生产领域,传统农业延续数千年的“大水漫灌”至今依旧。据资料披露,西北某市严重缺水,但该市的洗车行业却格外红火,一年耗水相当于一个杭州西湖储水量:大量的洗车用水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加大了城市污水治理的负担。即使在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也有大量用自来水浇灌草坪、刷洗车辆、冲洗马路的现象。在会议、活动中,甚至是家里,一瓶饮用水只喝几口就弃之不顾,满杯茶水一口未喝就倒掉的现象并不罕见。

  对水的浪费、污染等不良行为,深层都植根于不正确的文化意识。如视水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或者将水作为低成本的生活消耗品。这些不良行为和不健康的惯性思维,不是发生在个别个人身上,而是带有一定普遍性,这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了。

  当今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一对明显的矛盾:一方面,当前中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人与水源关系的变化,使人们不容易直接感受到水危机。农业文明的社会环境中,人与自然水源的联系是直接的。但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特别是在城市化环境中,用水者与自然水源的关系是间接的、遥远的,城市供水系统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因而不容易切身体会到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就特别需要发挥先进水文化的教育、宣化、熏陶作用,增强全社会的水危机意识,培育节水理念。

  民间节水民俗与习惯

  总体而言,中华水文化传统中的节水意识和行为还没有成为普遍的社会文化习惯,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但并不是说完全没有节水的行为和举措。在部分地区的用水活动中,一些做法、民俗很好地体现了对水的自觉爱护和节约。北京北海公园团城,早在公元15世纪初就建立起雨水利用工程,在地面上采用干铺倒梯形青砖和深埋渗排涵洞的做法,起到了良好的节水、存水效果,古树长于高处不需特殊浇灌而能800年葱翠常青,就是最好的例证。云南丽江、安徽宏村等古城(古村落),泉水流遍全城(村),用水严格遵守规矩,按地段、按时间进行,人人注意保护水源的清洁和安全。徽州一代的民居建筑,讲究“四水归堂”,即让四面屋坡上的水都流入中间的厅堂(天井),下有水道流入田中,或在天井中放置水缸,收集雨水用于洗涤、浇灌或消防。“四水归堂”含有“水生财气”“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民俗心理,实际达到了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效果。这些民俗习惯,很多都不立文字,不成条文,然而在长期实践中已成为代代流传并自觉执行的生活习惯,积淀为一种深入人心的价值观念、环境伦理,体现出爱水、节水的智慧,值得总结经验,认真继承和弘扬。

  发达国家节水文化的启迪

  节水文化建设也需要横向从世界其他民族寻求借鉴。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不断发出关于水危机的呼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土耳其展馆,有一条醒目的标语:“在伊斯坦布尔,用水是一种人权。”目前我们对于国外节水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仅就现有资料看,西方发达国家的节水文化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先说看到的资料。网上报道,法国巴黎组建了“节水警察”,违规者将面临500欧元以上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甚至还面临牢狱之灾。澳大利亚是一个极度缺水国家,政府制定的节水法规相当细致,也相当严厉,如,大部分城区限制使用洗碗机,不允许用自来水冲洗汽车、门窗玻璃以及庭院过道等水泥地面。对违规者, 第一次口头警告, 第二次书面警告,第三次对个人罚款200~1000 澳元, 对集体罚款1000~5000 澳元。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民众对政府法规广泛响应并自觉执行,很多人家都有收集、积攒雨水的大水罐,还形成互相监督的社会机制。

  台湾管理学名家余世维博士亲身领教过西方社会的节水文化。他在英国的机场洗手,打肥皂时,水依然流着(那时感应式龙头还不普遍),旁边一位英国老太太用责备的眼神紧紧盯着他,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关掉水龙头,并表示道歉,老太太才收回目光走开。他到德国朋友家做客,客人表示“喝一杯”的就给一杯,说“喝半杯”的即给半杯,说“不喝的”就不给倒水。而且,说“喝一杯”却只喝一点或一口没喝,是一种失礼行为。德国朋友还把节水上升为“日耳曼人的基本素养”。上述这些做法都超出了器物、制度层面,作为一种文化,像血液一样遍布社会躯体,虽不是法律条文,但对人具有“内在律令”的约束效果。

  再说个人的亲身经历。美国加州总体缺水,节水容易为人接受。水资源丰沛地区如何呢?我曾经到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和威斯康星州第一大城市密尔沃基旅行,这两个城市都位于密歇根湖畔。密歇根湖为全球第五大湖,也是北美五大湖中唯一全部属于美国的湖泊,该湖南北长50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190公里,面积5.8万平方公里,比我们的渤海要小,但蓄水量(4875立方千米)相当于渤海的两倍多。靠着这样一个浩瀚的巨湖,再怎么挥霍用该湖的水也没有顾虑吧!但我在两个城市的机场、酒店、餐馆、景点所见,洗手池龙头基本为感应式,不会出现人走水流的浪费,出水不是水柱而是喷雾状,水量减少,同样满足使用。节水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细节之中,成为一种文化。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内生动力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需要物质层面的措施,如推广科技手段,利用节水器具,循环利用水,治理水污染等。也需要运用法治措施和经济杠杆发挥制约作用。2005年,国家六部委联合颁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目标和措施集中于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已经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仅靠这些,不一定能保证节水的效果。因为,有了新的节水技术和器具,有的可能不感兴趣;提高水费,有的可能不在乎;修建雨水利用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有的从暂时经济效益看,觉得不如使用现成的供水更方便、更合算,因而并不积极。文化决定观念,观念指导行为。因此,还需要同时在深层的文化理念方面除旧布新,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节水文化,在全社会培育良好的用水素质和节水意识,如“水够用就好,多用就是浪费”,“水用过就是污染”,“节水不仅是为节约水费,更是对宝贵资源的爱护。”

  用水、节水与每一位社会成员密切相关,人的很多生活行为是法律、制度鞭长莫及的,节水需要发自内心的文化自觉。文化,大而言之,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而言之,是一个行业的精神旗帜;小而言之,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它虽非万能,但也不可或缺,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进程中,节水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思想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