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原则。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2022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扎实做好防汛抗洪减灾、城乡供水保障、水生态保护等工作,牢牢守住水利安全底线。这是水利部党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结合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的明确要求,对在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下更好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更具战略性、可塑性,面临的挑战更具复杂性、全局性。有别于既往,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目标,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深刻表明了安全在发展中的意义重大、安全在发展中的分量加大,必须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写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水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因此保障水安全是水利领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防洪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虽均已达到较安全水平,但依然受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球气候变化和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水安全风险。水安全是生存的基础性问题,我们必须要在依靠发展解决我国复杂新老水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强化风险意识,全面提高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方法论。有风险挑战不可怕,重要的是直面风险,不畏惧,不回避,主动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前行。我国自然气候地理的本底条件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尚不健全,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面临瓶颈制约,河湖生态环境问题长期积累凸显,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情势动态演变,加之近年来我国气候形势愈发复杂多变,局地突发强降雨、超强台风、区域性严重干旱等极端事件明显增多,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中的风险隐患仍客观存在。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深入分析致险要素、承险要素、防险要素,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从被动应对水安全风险转向主动防控风险,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线,要不断提高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的能力。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实质上就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水旱灾害防御上,要坚持预防为主,锚定“四不”(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落实“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贯通“四情”(雨情、水情、险情、灾情)防御,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做好迎战更严重水旱灾害的准备;在农村供水保障上,要加快农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健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监测排查,健全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在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上,要从流域整体着眼把握洪水发生和演进规律,加快完善以河道及堤防、水库、蓄滞洪区为主要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构建抵御水旱灾害防线;在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上,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增强我国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在复苏河湖生态上,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提升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在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上,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将防范水安全风险的先手,与应对和化解水安全风险挑战的高招结合起来,将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与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结合起来,就一定能牢牢守住水安全风险底线。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始终对各种可能存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始终树牢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查找得更深入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科学一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决守住水利安全底线,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强有力水利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