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水利概况 水利知识
黄河水系特征
时间:2020-10-14 0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量:80417
      黄河水系位于新乡市东南部的冲积平原区,河流大多顺地势从西南流向东北,部分从西流向东。

      一、河道分布

      黄河冲积扇平原形成始于第四纪中更新世,鼎盛时期为上更新世,自然与人类双重机制发育期为全新世。境内扇面上的黄河干流,有史前古道、禹王故道和现行河道。

      1.史前古道

      形成于早、中全新世散流亚期,为境内地表可辨的最老河道。据河南省地矿厅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下文称水文地质一队)调研,河道可辨部分从武陟大樊向东北经修武郇封,在获嘉徐营以南入境,直至新乡市西北、卫辉孙杏村一带。地表遗留长度约40km,宽3~6km,境内长约25km。其堆积物中的矿物成分有别于沁河堆积物,在郇封采样经热释光测年鉴定为0.9万~1.0万年,系早、中全新世行河于以孟津宁嘴为扇顶的冲积扇西北翼边缘扇面上的古河道。

      由于新构造时期,武陟凸起的抬升,河道的西南段一般高出两侧地面2~4?m,个别达5m,其残存部分俗称郇封岭。

      2.禹王故道

      晚全新世时期,黄河冲积扇扇顶向下游东移至荥阳桃花峪。下游首次可考而有记录的洪泛事件,发生于唐尧八十年(前2297年),时豫北汲境(今卫辉)一带,特大洪水为患,大禹奉命治水,8年后各大水系均有所归,洪水即平,禹河诞生。据水文地质一队调研,禹河原始河道自今武陟圪垱店向东北入境经获嘉亢村西、丁村、照镜,新乡市东南,卫辉城东出境入滑县。河道宽3~6?km,高出两侧地面2~4m,最高达5m以上。河道沉积物与现行黄河河道沉积物相同。在获嘉县境古河道内粉砂夹灰黑色淤泥质沉积物中采样,?经测定,年龄为4400年(1950年以前),属禹河故道无疑。

      大禹导河以后,水患一度减少。春秋、战国已有堤防,至西汉时期禹河左堤(古阳堤)和右堤已具相当规模,史称西汉故道(前602年至11年)。故(河)道西南起自今武陟圪垱店向东北入境,经获嘉亢村东,新乡县七里营、朗公庙,延津榆林、胙城,卫辉庞寨至延津丰庄出境入滑县。

      西汉故道在辖区内最窄处在延津蒋班枣,宽3km,最宽处在原阳黑羊山和延津夹堤,宽16km,河床纵比降为0.184‰。

      故(河)道越近上游在市境延续的时间越长。继周定王五年(前602年)禹河首徙浚县宿胥口(今地壕村)后,决口逐渐上移。复经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和宋庆历八年(1048年)的二、三徙,又先后在境外形成东汉故道和北宋故道。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四徙夺泗入淮,黄河南流,再经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和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的两次改道,在境内相继形成金元故道和明清故道。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河五徙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形成现行河道后,西汉故道在境内仅存的最后一段绝迹。

      3.现行河道

      黄河下游的现行河道中,市境南缘原阳西南隅盐店庄至封丘东南隅贯台集(河东为兰考东坝头)河段,承袭明、清河道的上段。东坝头以下,北东沿豫、鲁边界进山东入渤海的河段,则为清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后形成的新河道。

      境内河段系游荡性河道,尤其是以东坝头为拐点、河道从西向东折向东北大转弯处的长垣河段最为典型,河身宽、浅、散、乱,流势摆动频繁,心滩消长无常,支汊纵横交织,滩岸变化复杂,堤防决口频繁。1933年特大洪水时曾发生“滚河”险情,左岸大车集至石头庄前后决口达35处,素有“豆腐腰”之称。河道弯曲度为1.16,系弯曲河段;辛寨—东坝头是总体居中的河段,东坝头以下是左偏的河段;河床纵比降东坝头以上为1.90‰,以下为1.78‰,横比降平均1.55‰。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善淤缘于泥沙,善决由于善淤,善徙皆因善决。黄河下游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4.80kg/m3,年均输沙量为16.20亿t。在人类活动的约束与河流强烈淤积的双重机制作用下,河床逐年淤高。在1950~1985年的36年间,若以年均流量3000m3/s计,约抬高河床1.22m,年均抬高0.04m,是世界著名的地上悬河。境内滩面一般高出背河地面3~5m,封丘陈桥—曹岗一带个别悬差达10~12m,亦为黄河下游之最,系高悬差河段。从开封到入海口,受生产堤的约束,河槽严重淤积,以致悬河之中更有“二级悬河”,这也是封丘、长垣、东明一带成为著名险工地段的原因之一。

      黄河“水沙异源”,冲淤变化较大。下游河道以淤积作用为主,间有冲刷侵蚀作用。其冲淤变化不仅受来水来沙条件和人工拦沙等制约,而且还因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河道而异。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时,口门跌差约6m。

      口门以下的新河道,从东坝头至台前孙口河段,在1875年以前,南岸无堤防,北岸(含长垣东界)只有北金堤作屏障,以致运河以西20年内洪水不受约束,到处泛滥,宽约100km,淤高1~2m。1875~1884年两岸堤防培修完整,河道淤积加快,逐渐形成“地上悬河”,至1960年期间淤高2~3m,到1985年底,共淤高4~5m,但河床滩面仍低于1855年老河道滩面2.5~3m。而花园口附近,老滩仅比新滩高出约1?m。

      口门以上承袭明、清故道的新乡河段,从东坝头到沁河口附近,因溯源侵蚀,河槽下切形成高滩深槽。1950年7月~1960年6月,黄河中、上游治理工程甚少,基本反映了自然行河状态。1960年9月~1964年10月,三门峡水库蓄水拦沙下泄清水,强烈冲刷侵蚀下游河道,因冲淤导致沿程各站实测同流量(3000m3/s)水位较前明显降低。

      1964年11月~1973年10月,三门峡水库滞洪排沙,下游河道特别是夹河滩以上河段又强烈淤积,特点是主槽淤积量大于滩地,致使滩槽高差减小,河道变得宽、浅、散、乱。1973年11月,三门峡水库二期工程完工以来,实行非汛期蓄水拦沙,汛期降低水位泄洪排沙,采用“蓄清排浑”的控制运用方式,往往导致河槽淤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出现来水来沙均偏小的枯水少沙系列,下游河道通过非汛期冲刷,汛期淤积的冲淤交替,使泥沙淤积大多集中到高村至孙口河段。不少河段在生产堤内因淤积而形成临背悬差1m有余的“二级悬河”,给防洪带来不利。

      河道冲刷侵蚀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使河槽加深,过水断面增大而有利于行洪,但也可使滩岸坍塌而发生险情。黄河下游河床淤积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鉴于此,2002年7月4~15日,黄河水利委员会通过小浪底水库进行调水调沙试验,以期将天然水沙要素经过调整找到既不使下游淤积,又不致浪费水资源的协调比例。2003年9月7日,山东高村水文站黄河的洪峰流量为2670m3/s,此时长东铁路桥的洪水位为63.69m,而往年同流量时的洪水位则为65m左右,通过“人造洪峰”的调水调沙试验,桥附近的洪水位下降了1.31m,从而实现“河床负淤高”,加深过水断面,为解决黄河“二级悬河”行洪这一难题找到有效途径。

      (二)支流

      除已消失的济水外,主要支流大多沿古、今黄河决溢时的泛道及其背河洼地等发育,大多呈东西、北东—北北东向展布。其次级支流受现行河道悬河地势的控制,常在主支流的南侧或东南侧构成东北或近南北向展布的梳状水系。境内洪涝水及今黄河侧渗水,大多沿这些河渠从西向东,从南向北宣泄。主要支流有天然文岩渠和金堤河。金堤河有黄庄河、柳青河、大沙河、红旗总干渠等。大的次级支流天然渠有11条,文岩渠有17条,均为排水渠系。

      1.济水

      济水分黄河南北两部分。历史上所说济水三伏三见,纯属玄想或经谬说。河北部分已与新乡市无关。南流本是黄河泛道,先秦时期自今荥阳县北分黄河东出,流经今原阳县南,封丘县北,至山东定陶县西,折向东北注入巨野泽。至北魏时,今荥阳东北以下至巨野泽分南济、北济两派。北济东经卷县(今原阳县西部)之武修亭南,原武县故城南、阳武县故城北,东绝长城(梁惠成王所筑),又经酸枣县(今延津县西南部)之乌巢泽至封丘县北、菏泽县南;南济行阳武、封丘县南至定陶县北。隋开通济渠后,巨野泽以上渐堙废。唐时河南省境段已为黄河侵袭淤积而淹没。唐宋时,曾在开封先后导济水和金水河入南济故道,以通漕运,济水消失。

      2.天然文岩渠

受秦岭系东西向黄河断裂沉陷带的控制,天然渠西起原阳王村,大部沿现行河道背河洼地向东经原武南、大宾、东老河入封丘,经封丘城南抵县东北界,入长垣县之西辛庄汇入天然文岩渠,长约95km;文岩渠西起武陟张菜园,向东经原阳王禄、西磁固堤,原阳城北,北东至韩庄入延津,向东直达封丘东界,境内长约105km。二者大致平行出封丘在长垣西界大车集汇流为天然文岩渠后,沿今临黄大堤西侧取土筑堤遗留下的堤沟转向东北过孙庄出境,在濮阳渠村入黄河,境内长约41km。

      3.金堤河水系

      西支大沙河,因沿袭北宋时期禹河(古黄河西汉故道)支流沙河得名,今源起于新乡县马头王村,北北东至延津第五疃之东转为北东向,经延津、卫辉边界至延津班枣东北过河道闸,折向东、东南经隋庄出境,河道闸以下称柳青河,先后汇入羽毛状次级北北东向的榆林排、龙潭排、柳青一支和二支。境内长52.8km,今系接受上游引黄退水和排涝的河道。1958年,修建红旗总干渠时在兴村口还建有平交闸,以资泄水,红旗灌区停灌后,逐渐废弃。总干渠西来水,统由总干北泄,至滑县薛庄排入金堤河。东支文明渠,分别源于长垣县马村和韩庄,向北经后吴庄出境,通过黄庄河,至濮阳五爷庙排入金堤河,境内长约30km。金堤河又过濮阳、范县至台前县通过张庄闸进入黄河。

      二、河道决溢与变迁

      历史上,黄河下游在以荥阳桃花峪为顶点的冲积扇扇面上,经水文地质一队研究,自北而南,由南向北往复迁徙滚动,先后经历北流期(11年以前)、东流期(11~1034年)、又北流期(1048~1128年,因分出汊河间有短暂的东流)、南流期(1194~1855年)、又东流期(1855年)的2?4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其中河南省1000多次;较大改道24次,其中大徙5次。

      (一)河道决溢

      据20世纪80年代有关县、市志不完全统计,原阳县自五代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967年间,决溢67次;延津县自周定王五年(前602年)到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的2?081年间,决溢25次;封丘县自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72年间,决溢35次;长垣县自清顺治七年(1650年)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的284年间决溢19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治河措施与河防工程得力,确保了下游50多年以来的安澜。

      (二)河道变迁

      禹河每次大徙都标志着旧河道的终结和新河道的诞生。新河道多以其行河之始的朝代而冠名。在其行河期间,还伴有一些小的改道和变迁。

      1.黄河下游境外故道

      (1)禹王故道(前2275~前602年)。

      (2)西汉故道(前602~11年),周定王五年(前602年)禹河在浚县胥宿口首次大徙,据考证决口在今浚县堤壕村,1945年6月到1955年10月,该村曾一度划归今延津县。徙后决口以上河段仍袭禹王故道。

      (3)东汉故道(11~1048年),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禹河在魏郡(今濮阳西南梁庄一带)第二次大徙形成。徙后决口以上河段仍袭禹王故道。

      (4)北宋故道(1048~1128年),宋庆历八年(1048年)禹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西河头)第三次大徙形成。徙后决口以上河段仍袭禹王故道。

      2.黄河下游境内故道

      (1)南宋故道(1128~1194年),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今开封)留守杜充为阻金兵南下,决河于滑县李固渡(今沙店集南1.5km),第四次大徙形成。自此黄河南流夺泗入淮,决口大多上移至今卫辉、延津和原阳一带。南宋乾道二年、金大定六年(1166年)五月,河决阳武,水淹郓城东注梁山泊。南宋乾道四年、金大定八年(1168年),河又决李固渡,大溜经滑县西南,灌长垣出境,入山东东明溃曹州(今菏泽),分流于单州(今单县),新河六分之水自曹县东南流,经砀山、徐州合泗入淮。南宋淳熙七年、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河决延津京东埽(今延津北沙门村),大溜东南下经龙王庙、张孟湾、塔铺、石婆固、曹柳洼、岸下等村出县境,入封丘续东南下经老岸、后河、阎村、大沙、老庄、王河、大卜寨、大岸等村出县境,入豫东再东南下经考城、仪封、归德(今商丘市),由虞城、夏邑出省经砀山至徐州合泗入淮。

      从1168年到南宋绍熙五年、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的27年间,黄河在卫州、延津一带决溢的次数,几占全河之半。

      南宋淳熙十三年、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前后,黄河下游大致有3 条泛道,正河由荥阳、原武、汲县(今卫辉)、胙城等县至长垣,向东南出境至徐州夺泗入淮注黄海;北支岔河从李固渡沿上文1128年故道东北经白马(今滑县)、濮阳,向东南出境汇泗水;南支岔河出新乡向东南经延津、封丘出市境续东南下亦汇入泗水。

      (2)金元故道(1194~1448年),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五月,河决阳武光禄村故堤(今张大夫寨北二里之老龙洼),大溜从口门向东南至张大夫寨折向东过马庄、韩庄入延津,向东北历盐厂、大潭、小潭等村灌封丘而东,经长垣出省境向东南过东明、曹州、单州至徐州夺泗入淮,从云梯关注黄海。黄河首次在原阳改道南徙,为全河入淮之始。从此黄河夺淮南流之势已成定局。元太宗六年(1234年),蒙古军在开封城北寸金淀决河以灌宋军,河至城东经陈留至杞县分北、中、南3支分别汇泗、涡、颍入淮。后堵南、北两支,三河归一夺涡经亳州入淮。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河决阳武贺屯,主流向东南经科堤、曹李庄、杨庄、阳武城南之曹庄、堂后、姚寨至辘轳湾折向北,经石佛、尚湾转向东南,过双楼王、罗李、梁寨,入封丘经中来城再东南下“灌开封等22州县,分道出归、徐、陈、颍”。全河夺淮。自此,原武、阳武始以河相隔。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河决阳武,下东南15km入封丘,至考城。自此河出阳武之南,汲县、胙城(今延津境)之境,皆去河遂远,而禹迹之旧遂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河决原武黑羊山(今原阳境)下东南至科堤后,回归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之泛道,至双楼王村脱离原河道续东南下十六堡东、回湾、陡门、刘庄、一家刘,入封丘于家店、荆隆宫至开封城北五里分为3支,其主流仍东南下首次入颍水“由陈州(淮阳)、项城、太和、颍州东至寿州正阳镇”入淮,时称大黄河。

      (3)明清故道(1448~1855年),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河先北徙新乡八柳树折向东南,复徙金明昌五年(1194年)故道经延津、封丘出境,至濮阳抵聊城、张秋,穿运河合大清河入海;中徙荥泽孙家渡口(今原阳姚村),东南至刘合庄向东漫流大张庄、韩董庄、柳园、刘固、娄谷堆,向东经夹滩、奶奶庙南至越石村改东南下出原武南,经开封西过其南,进杞县、睢县、亳县入涡河至怀远汇淮河;南流从孙家渡口经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故道由颍河入淮。市境1448年河徙时的主河道,此后即长期在今临黄大堤与现行河道之间摆动,变化不大。明弘治二年(1489年),河大决开封及封丘荆隆口,洪水四散奔流,河道混乱向南、东、北分5支。其中北支自原武趋阳武、封丘,至山东曹县冲入张秋运河,余均入淮。明天顺六年(1462年),河自武陟徙入原武南,获嘉、新乡之流绝。明嘉靖(1522~1566年)及其前的一段时期,黄河下游徐州以上河段,经常多段分流,流路紊乱,河道迁徙不定。1565年以后,先后经刘天和、朱衡、万恭等人治理,特别是经潘季驯治理,堤防系统逐渐完备,使下游河道基本归为一流,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河道,直至咸丰五年(1855年)河五徙兰阳铜瓦厢改道前,历时280余年,均无大的变化。

      (4)现行河道(1855年至今)。

      (三)西汉故道的行河期

      境外濮阳以北至馆陶一段,为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河首徙宿胥口以后形成的西汉故道,至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部分河段绝流,若含北宋北流期的数十年在内,行河近700年。浚、滑上下至濮阳河段,形成时间与上述河段相同,但绝流时间却在东汉王景治河之后,又历唐、宋直至金大定时期行河近千年。

      滑县以上入境河段,自大禹治水至前602年河首徙形成西汉故道以来,仍为黄河所流经。但随着决口不断上移,在下游形成新的河道后西汉故道遂节节退缩,经历南宋、金元和明清故道时期,直至1855年黄河第五次大徙,为现行河道所取代之后,其首段始在境内绝流。西汉故道前后计在辖区行河长达2?457年。

      古黄河禹河在市境逐渐南徙。金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光禄,卫辉境内长期无河;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河决阳武贺屯,时新乡境内无河;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河决新乡八柳树,主河道南徙摆动于今临黄南、北大堤之间,渐趋南堤,从此原、封两县南临黄河;明天顺六年(1462年)河自武陟徙原阳以南,从此获嘉、新乡两县河绝;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河决延津西村,次年南徙封丘,从此延津境内河绝;清咸丰五年(1855年)河决兰考铜瓦厢,河大徙,从此长垣东临黄河。

      (四)古河道变迁的原因

      一是地质构造和新构造活动的影响。黄河下游,在以荥阳桃花峪为顶点的冲积扇上,以受秦岭系东西向活动构造开封断陷控制的现行黄河为轴,将扇体分为北南两翼。当在扇体北翼行河时,除西受太行山脉和山西高原、东受鲁西山地的限制外,华北大平原上的河流,其流向和改道还受基底一系列隐伏的新华夏系构造中的北东—北北东向活动性断隆的影响和断陷的控制。境内太行山东麓扇体边缘的河流,由于太行山地的持续抬升,河道逐渐平行东移。如在老扇体边缘行河的史前古道东移,依序被在新扇体边缘行河的禹河原始河道及其后的西汉河道等所替代;当在扇体南翼行河时,其流向和改道,大多受基底隐伏的淮河断陷之中一系列北西向活动断裂的制约。

      二是河道淤积抬高。地上悬河形成后,若遇较大洪水往往导致河流迁徙改道。

      三是人为因素的影响。首先是黄河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上的植被屡遭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导致泥沙俱下,筑堤固河,更加剧了河道的淤积抬高;其次是战争中以水代兵,人为决堤改道,如1938年国民党政府扒黄河南岸花园口大堤,以阻日军西进,致黄河东南下夺淮,豫苏皖3省44县受灾,辖区今原封长3县河道干涸,1947年花园口堵复后,黄河始复归故道。

      (五)决溢地貌的改造和利用

      古、今黄河决溢后,在原延封长低洼平原上形成的泛道,以及改道后遗留的主、支、汊河与串沟等受地质构造及新构造活动等因素控制,大多从市境西南顺地势自然流向东北,或从西流向东,从南流向北。个别从西北流向东南。历代劳动人民利用诸故道、泛道遗迹顺其流向疏浚、改造成天然或半天然的排水河渠,以减轻境内洪涝灾害的威胁,从而改善生活环境和保护耕地。

      黄河水系中以东西向纵贯今背河洼地的天然文岩渠为骨干排水渠系。经疏浚,汇入的支渠主要有:

      金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故堤(今张大夫寨北二里之老龙洼),大溜顺禹河右堤东南下,经韩庄入延津大、小潭村,故道为今文岩一、二支渠的前身。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河决原武贺屯,水趋东南,经葛埠口、宣化堡、辘轳湾等村,转向北至尚湾村,再向东至太平镇、老河等村入封丘县境,下游即今文岩九支的前身。

      明崇祯四年(1631年),河决阳武胡村铺,洪水漫流,东北下冲任家村成潭几入城,所遗水道为今文岩渠东、西关支渠及文定渠的前身。

      清雍正八年(1730年),民断续挖排水沟,以避水患。一支自原武城南经阳武城西北、阳阿西、韩庄北入延津县的排水沟,是为文岩渠之始;另一支从阳武娄谷堆向东,经宣化堡南、薛大宾北、太平镇东,向北经堂寨、吕寨村西,至李庄村东入延津县境,是为天然渠之始。时群众称“城南沟”,又称“老天然渠”。

      清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元年(1721~1723年),连续3年河决武陟马营,洪水分3股而东。北股顺禹河右堤南向东经获嘉红荆嘴,原阳黑龙潭、黑羊山、北刘庵、阳阿、河底铺、老河、黑石入延津境,为今文岩一支、七支、九支一斗等渠前身;中股经王禄、圈里、口里、磁固堤、新集、阎坡、石佛、东脑、明石、别河、李庄入延津,为今文岩渠阎坡支排、许堂支排、天然渠二支、东关支、文定渠、文岩六支等沟渠前身;南股沿黄河堤北侧而东,经原武、马头、辛口、老河入封丘境,为今天然渠、天然一支、老河排的前身。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河决阳武祥符十三堡口门,冲祥符朱成潭,沿堤北侧东流,至篦张复决老堤,形成篦张潭。在太平镇分两股,东股东下老河洼入封丘境,为今文岩九支前身,北股顺老天然渠下注延津,为今文岩六支前身。

      清嘉庆八年(1803年)8月26日,河决封丘衡家楼(今荆隆宫乡三姓庄),一股大溜自西南斜向东北,横贯全县,从陶北、于庄之间流入长垣县境。所过之处形成南大沙河即今天然渠的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