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下水动态主要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等控制。其动态客观上反映了地下水资源的补给与消耗之间的均衡状态。现分两期加以简述。
(一)20世纪60年代以前
此期辖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大多雨季上升,旱季下降,丰水年上升,枯水年下降,枯欠丰补,基本保持着自然均衡状态。仍按综合控制因素分三区加以简述。
(1)西北太行山区及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入渗后,地下径流大多顺山前倾斜平原自然坡向向东南流。惟辉县市褚丘—百泉、百泉—北站一带,因地形转折、坡向改变而随之同步转向南流和东南流,但汇入卫河后均转向东北流出境。
卫河以北,20世纪50年代以前丰水期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山前冲洪积(扇裙)倾斜平原的高庄—洪州—褚丘—王敬屯一带为强富水的天然地下水库,潜水常呈泉或泉群溢出,如后卓水村西的三泉、耿村泉、程村泉和王展泉等,卫河系一排涝和排泄地下水的河道。但此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由于气象变化和人为开采等因素,卫河已逐渐转变成为生态失控的排污和汛期补充地下水源的河道。
(2)中西部区含卫河(太行山前)交接洼地与古黄河(禹河)背河洼地区。实际为山前交接洼地与古黄河冲积扇平原北翼西北缘的交接地带。汇集西北隅区和东南部区的地下径流后,沿卫河东北流出境。
(3)东南部区为隐伏于地下的古黄河冲积扇平原北翼。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 ,以及黄河水(含引黄水)侧渗为补给源。地下径流顺古黄河冲积扇平原自然坡向从西南向东北流,部分入卫河,大部直接出境。
(二)20世纪60年代以后
由于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辖区地下水的开采量逐年增加,以致逐渐破坏了地下水的自然均衡状态,改变其天然流场。地下水动态类型除在水质不好的少数地区一般仍保持单一的入渗—蒸发型外,还有:降水—径流—开采型,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入渗—开采—漏斗型,主要分布于北站区、辉县市峪河及新乡县小冀镇等地下水集中开采区;降水—开采—径流型,主要分布于地下水漏斗边缘区;降水—灌溉—蒸发型,主要分布于东南部黄河冲积扇平原北翼引黄灌区。地下水的天然流场除漏斗区及其周边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变形外,其余地区变化不大。由于漏斗区已成为新的集水“盆地”,等水位线在其中心封闭,其周边地下径流因向中心补给而扭曲变形。自周边向外一段距离后,始逐渐恢复其天然状态。